据港交所7月21日披露,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国际、招银国际、瑞银集团为联席保荐人。
据“独角兽早知道”独家消息源,歌尔微电子已完成第一轮香港上市管理层NDR(非交易路演),预期交易规模约3亿至5亿美元左右。
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歌尔微电子是一家覆盖传感器、SiP和传感交互模块的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尤其专注于声学传感器。公司持续与全球客户挖掘市场需求、完成产品定义,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智能家居、工业应用、医疗健康等领域提供智能化的传感交互体验。
歌尔微电子构建了UniSense,一个集成公司在材料研发、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算法软件开发及系统设计的全栈技术能力的平台。公司的平台令公司能够根据客户需求以最优的成本提供高性能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以2024年销售额计,歌尔微电子是全球第五大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为2.2%,而全球最大的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为11.2%,公司亦是中国第一大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
于往绩记录期间,歌尔微电子的传感器累计出货量超过50亿颗。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以2024年销售额计,公司是全球第四大传感器提供商,市场份额为4.3%,而最大的传感器供应商市场份额为16.6%,公司亦是全球第一大声学传感器提供商,市场份额为43.0%。
歌尔微电子的解决方案种类丰富,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超400种,广泛搭载于智能手机、智能耳机、VR/AR设备、智能汽车及智能家居等约30种智能终端,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公司是中国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组合最丰富的提供商。
歌尔微电子打造了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整合上游供应链资源并深度链接下游客户需求,广泛赋能各应用领域的全球客户。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累计服务了全球126家直销客户,覆盖全球前九大手机厂商(以2024年出货量计)和各种应用场景的领先厂商。
公司建立了一个平台化的商业模式,涵盖从材料研发、芯片设计、封装测试到算法软件开发以及系统设计等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所有关键技术环节。公司的商业模式使公司能够将价值链资源与UniSense的全栈能力进行协同,提供广泛的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套件,精确响应客户需求,同时具有卓越的性能,更强的可靠性和更快的上市时间。
凭借公司的商业模式,公司主要以传感器、SiP和传感交互模块的形式提供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公司的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各种应用场景。公司的解决方案具有高度的定制灵活性,非常适合满足市场对多元化、小型化和多模式交互智能终端不断发展的需求。
于2022年、2023年、2024年以及截至2024年及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59亿元(人民币,下同)、2.64亿元、3.26亿元、6040万元及6740万元。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截至2025年3月31日,歌尔微电子共持有1,825项专利,其中包括738项发明专利(涉及41项材料研发、191项芯片设计、405项封装测试、37项软件算法及64项系统设计),是中国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行业中拥有最多专利的公司。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于潍坊、荣成、青岛及越南经营四个主要生产基地,总解决方案设计年产能约为24亿件。
歌尔微电子的收入保持相对稳定,于2022年及2023年分别为31.21亿元及30.01亿元,随后增加51.2%至2024年的45.36亿元。公司的收入由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7.26亿元增加54.4%至2025年同期的11.20亿元。
公司的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于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分别为18.5%、17.2%及19.0%。于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为22.1%,于2025年同期为20.6%。歌尔微电子的毛利由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1.61亿元增至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2.31亿元。
公司的期内利润由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7470万元增加55.3%至2025年同期的1.16亿元,公司的年内利润由2023年的2.89亿元增加7.2%至2024年的3.09亿元。
本次歌尔微电子香港IPO募资金额拟用于以下用途:用于丰富和完善公司的解决方案组合,巩固公司在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行业的地位,抓住智能终端市场的机遇,扩大公司的业务范围,提高市场份额。用于不断迭代UniSense,重点提升其在各种智能终端和应用中的能力,以巩固公司在行业中的技术领先地位。
用于推进公司与全球产业链合作伙伴的合作,增强网络效应,促进行业生态发展。具体而言,公司计划完善公司的全球化服务网络布局;及通过广告或宣传公司的品牌及解决方案提升公司的全球品牌影响力;及与公司的主要客户合作并开发新商机。
用作战略性投资及/或收购。公司计划主要关注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行业的目标公司,聚焦于汽车电子、智能家居、工业应用及医疗健康;及可与公司产生协同效应。公司希望在这些领域扩大公司的客户群及拓展市场覆盖范围,为消费电子领域既有客户开发新兴业务方向,进一步提高公司解决方案在各领域的渗透率并提升市场份额。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股票配资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