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作为曾经国家的最高执政者,其家中财富虽不至于富可敌国,却也不至于为了生计发愁。然而,袁克有作为袁世凯的幼子,却一天好日子也没有享受到,一生穷困潦倒,最终年仅36岁便病逝于天津,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作为袁世凯遗腹子,袁克有没能分到遗产
袁克有的母亲叶蓁,出身于江南经商世家,原本也是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由于时局混乱,父亲又英年早逝,叶家迅速衰败,以至于叶蓁最终流落妓院。自幼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叶蓁,与那些庸脂俗粉自然有所不同,很快便名声在外,并因此与袁世凯的次子袁克文相识。
袁克文在《辛丙秘苑》中形容叶氏“婉姿明靓,柔姿丰仪”。叶氏原本与袁克文两情相悦,然而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叶氏最终却于1901年阴差阳错的嫁给了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成为了其第六房姨太太。
袁世凯虽然比叶氏大了足足二十五岁,但彼时的袁世凯实际上才不过42岁。
叶氏嫁给袁世凯后,为其先后生下了两子三女,分别是第十四子袁克捷、第九女玖祯、第十一女璇(奇)祯、第十二女玑(瑞)祯和第十七子袁克有。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内外交困之中,因尿毒症不治身亡。按照袁世凯生前的遗嘱,“儿子每人分现款一万余元,各种股票八千余股,加上每人分房二十余间,合计可得二十余万元。女儿们每人分现款七千余元,其它财产无份。母亲们各随自己的子女度日,不给钱财”。
虽然袁世凯留下了不少遗产,可惜这里面并没有袁克有的份,原因在于当时袁克有还没有出生。直到1917年,叶氏才在河南安阳的袁宅生下了遗腹子袁克有。
虽然没有分到遗产,但袁克有毕竟是袁世凯的儿子,在袁宅仆人的照顾下,袁克有的童年倒也算衣食无忧。
1928年,冯玉祥主政河南期间,安阳的袁林、袁宅、袁府被抄。年仅十一岁的袁克有于是随管家徐东海搬迁至安阳市裴家巷72号居住。由于失去了生活来源,他们不得不在门口挂上一块“袁林管理所”的牌子,以此募集钱财,并靠着变卖“袁林”树木来维持日常生活。
婚后生活更加窘迫,参军被俘后流落天津
1934年,在管家徐东海的操持下,十七岁的袁克有和同岁的东北姑娘于茹英结婚。袁克有原本便染有吸食鸦片的恶习,婚后在袁克有的影响下,于茹英也染上了毒瘾,这使得原本就很贫困的家庭变得更加窘迫。
袁克有婚后育有四个孩子,分别是生于1935年的长子家兴、生于1936年的长女嘉惠、生于1940年的次子家旺和幼女家君。孩子众多,又没有收入,袁克有一家的生活可想而知。
袁克有因生活贫困、衣食无着,为了抚养子女和混口饭吃,袁克有后来参加了当地民团,以求获得一些微薄的收入。然而,不久解放军便打到了安阳,袁克有则和大部分民团士兵一样,沦为了解放军的俘虏。
按照政策,被俘人员在经过教育、学习之后,如果愿意加入解放军便留下,如果不愿意,便发放给路费走人。袁克有当初参军本就是为了混口饭吃,自然没有继续参军的打算,于是领了路费后便匆匆赶往了天津,他已经得知袁氏族人大多在天津定居,因而选择前去投奔。
晚年生活穷困平淡,最终病逝于天津
抵达天津后,袁克有倒是的确找到了袁氏族人,由于与袁世凯的地十五字袁克和年纪相仿,两人便时常混迹在一起。不过,袁氏族人对于袁克有并没有太多资助,袁克有只能靠着自己的一点雕刻手艺挣钱谋生。
袁克有显然不是个合格的丈夫和父亲,当初在前往天津时,他便没有携带家眷,如果说当时还是因为时局所迫,然而后来在天津安定了下来,他还是没有想过要与家人团聚,只是自顾自的在天津过一天算一天。
由于饮食、生活没有规律,袁克有的身体很快便出现了问题。1953年,袁克有因为胃出血,在天津一家医院中去世,终年36岁。根据袁克和的后人叙述,袁克有原本很胖,但由于吸食鸦片和穷困潦倒,在去世时已经骨瘦如柴。
在袁克有前往天津后,他的妻子于茹英只能靠着替人洗衣服和乞讨养活子女,解放前夕,曾有人见她在数九寒冬里,砸开封冻的河冰,佝偻着身躯洗衣的身影。
袁克有的长子袁家兴因为缺少父爱,从小便拜师学艺,自力更生,后来在14岁时参加人民解放军并入党。
袁克有的次子袁家旺在父亲和哥哥离开后,靠着乞讨活命,直到解放后才有了正式工作,此后与其子周万华一边供养小妹家君读书,一边伺候母亲于茹英,家里的生活这才慢慢好起来。
1972年,于茹英因病住院一年多,最终因肺功能衰竭,于1973年去世,享年66岁。
股票配资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