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19岁的田中心在中国女篮头上单节狂砍21分时,68岁的宫鲁鸣指导眼含热泪。 亚洲杯半决赛的惨痛失利,把中国女篮最深的伤疤撕开给所有人看,首发后卫李缘全场0分0助攻,被对手当成“提款机”随意得分。
宫鲁鸣那句“新的赵继伟还没有”的感叹,道出了女篮最大的痛点:我们有世界级内线,却用着上世纪的后卫。
半决赛对阵日本那一夜,李缘经历了职业生涯最黑暗的3分40秒。 日本队19岁的田中心像一台精准的得分机器,在她面前5次三分出手全部命中,两次突破上篮得手,单节轰下21分。
李缘的防守完全失位,不是被一步过掉,就是被假动作晃开,连解说员都忍不住叹息:“这已经不是技术问题,是信心崩塌了。 ”
宫鲁鸣指导不得不提前换下李缘,但替补席上同样无解。 杨力维刚从伤病中恢复,速度和爆发力大不如前;金维娜更擅长得分而非组织,面对日本队的逼抢同样失误频频。
整场比赛,中国女篮后卫线只送出5次助攻,却出现8次失误。 而日本队全场投进16记三分球,光快攻得分就比我们多10分。
李缘的崩溃早有征兆。 本届亚洲杯前几场,她的表现就不尽如人意,网上的批评声越来越多。 心态失衡让她在场上畏首畏尾:明明可以加速突破的机会,她却选择减速传球,结果被日本队抢断;篮下无人防守时,她竟然犹豫不决,投丢了全场唯一的出手。
她与韩旭多年建立的默契完全断裂。 韩旭在篮下14投9中拿下21分,却始终得不到舒服的“喂饼”机会。 第三节有个画面刺痛了所有球迷:韩旭卡好位置挥手要球,李缘却在轻微夹击下慌了神,直接把球传出界外。 韩旭叉腰站在篮下,眼神里满是失望。
整个亚洲杯期间,日本女篮投进75个三分球,命中率接近40%。 而中国女篮外线116投仅40中,命中率34.5%,后卫李缘、内线张子宇等人甚至没有三分进账。
在助攻失误比这项关键数据上,中国女篮1.2的成绩仅排八强第四,远低于日本的1.8。
宫鲁鸣上任后曾力推年轻化改革,把李缘确立为核心后卫。
看中的是她稳定的控球组织和节奏把控能力,这与前任强调得分能力的战术形成鲜明对比。 但这次亚洲杯证明,这套体系在高压防守下不堪一击。
老将王思雨的处境同样尴尬。 宫指导似乎对她失去了信任,半决赛只给了7分钟出场时间。
在季军争夺战中,王思雨16分钟就砍下19分7篮板7助攻的全面数据,证明自己依然有实力。 这种用人矛盾凸显了教练组的挣扎:要成绩还是要未来?
更深层的问题藏在人才培养体系里。 国内青训有个潜规则:1米8以下的后卫很难获得机会。 那些灵活、技术好的小个子球员,可能从一开始就被淘汰了。
WCBA联赛中,关键位置长期被外援占据,本土后卫场均出场时间不到15分钟。
训练模式更是雪上加霜。 后卫常被定位为“传球工具”,教练更愿意培养得分型前锋或内线。 青少年阶段“重技巧、轻对抗”的训练,让球员到国际赛场后技术动作全面变形。 反观日本队,田中心这样的19岁小将从小接受突破、三分、组织三位一体训练,才能在亚洲杯场均贡献5.3次助攻。
半决赛后的更衣室里,韩旭、王思雨等世界亚军成员泪流满面。 杨舒予、罗欣棫等新生代球员满脸不甘。 这场失利撕开了中国女篮最痛的伤口,当田中心这样的19岁小将能在国际赛场挑大梁,我们的后卫却连球都不敢拿。
宫鲁鸣的眼泪里,有无奈也有决心。 他在赛后采访一针见血:“我们输在无法控制节奏。 ”这句话背后,是68岁老帅最深的无力感:内线有韩旭、张子宇这样的世纪级天赋,后卫线却成了拖垮巨人的短板。
输给日本不是李缘一个人的责任。 当王思雨、杨力维到2028年奥运会将满33岁,而目前能用的后卫只有李缘、冉珂嘉时,这场溃败不过是整个体系问题的集中爆发。
股票配资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